做倉庫管理工作,不可能每家的倉庫都是做到管理上十全十美,有問題不要怕,關鍵是要有好的對策與改善計劃,對倉庫進行的一系統工作改進計劃,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從五個方面的改善。
一、區域劃分改善
倉庫管理兩齊:庫容整齊、堆放整齊
倉庫管理三清:數量、顏色尺碼、型號規格
倉庫管理三潔:貨架、貨品、地面
倉庫管理三相符:賬(手工臺賬)、卡(款號卡)、物 (在庫實物)
倉庫管理四定位:貨品分區、分架、分層、分位
二、現場環境改善
1、盡量將物料合理地放置到合適的框或紙箱內,擺設、擺放必須整齊,能放上架子的盡量放置在架子上,過長或過大的物料放置于單獨的區域,做好標識。
2、不屬于生產用的物品,全部清理出倉庫,架子上、地面上保持整潔、干凈。
3、保持過道通暢,物料不要放在過道處、安全通道或消防設施下,保持倉庫通風、干燥,防止物料受潮變質,并要做好防塵、遮護工作。
4、非工作需要,其他人員一律不可進入倉庫,領取物料時必須由倉管發放,做好登記手續,不可自行拿取。
5、為加強安全措施,須安裝滅火器。
三、作業品質改善
1、修訂員工入職、調崗培訓考核機制,制作崗位知識研修學習及技能競賽日程,并實施。
2、完善標準作業體系,修訂各個環節標準作業書和現場點檢表,落實管理者巡查制度。
3、修訂FIFO管理制度,層別管理作業流程,貨物投料與取料方向明確。
4、新品、異品設置專用庫位放置,專人管理,可視化檢查品配套相應道具和檢查標準。
四、人員管理改善
1、修改人員組織架構圖,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內容。
2、重新測定工時,分析作業內容, 合理設定工數。
3、制作人員操作熟練度可視化表,物色管理者、擔當多能工的合適人選。
4、建立人員去向表,加班動態管理表、排班表等。
五、風險預防及改善
1、修訂保安管理制度、節假日安排事項,監控設備日常點檢。
2、制定防火、防洪、防漏、防“四害”等日常對應及緊急對應措施,并按計劃實施。
3、成立改善提案委員會,明確提案填寫、修改、評價等流程和責任,定期公布完成情況。
4、檢討維修報價取得和比較方式,辦公費用、水電設置使用是否合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