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內部采購環節
企業通過RFID技術實現及時采購和快速反應采購。企業通過應用RFID技術,可以在準確的時間購入準確的物資不會造成庫存的積壓,又不會因為缺少物資影響生產計劃,實現“合理采購”轉變,即在合適的時間,實現采購內部業務和外部運作的信息化,實現采購管理的無紙化,加快生產決策的反應速度,并且最終達到工作流的統一,即以采購單為源頭,對從供應商確認訂單、發貨、到貨、檢驗、入庫等采購訂單流轉的各個環節進行準確的跟蹤,并可進行多種采購流程選擇。
2.生產環節
在企業物資生產環節中最重要的是RFID標簽的信息錄入,可分為4個步驟完成:
(1)描述相對應的物品信息,包括生產部門、完成時間、生產各工序以及責任人、使用期限、使用目標部門、項目編號、安全級別等,RFID標簽全面的信息錄入將成為過程追蹤的有力支持。
(2)在數據庫中將物品的相關信息錄入到相對應的RFID標簽項中。
(3)將物品與相對應的信息編輯整理,得到物品的原始信息和數據庫,這是整個物流系統中的第一步,也是RFID開始介入的第一個環節,需要絕對保證這個環節中的信息和RFID標簽的準確性與安全性。
(4)完成信息錄入后,使用閱讀器進行信息確認,檢查RFID標簽相對應的信息是否和物品信息一致。同時進行數據錄入,顯示每一件物品的RFID標簽信息錄入的完成時間和經手人。為保證RFID標簽的唯一性,可將相同產品的信息進行排序編碼,方便相同物品的清查。
3.入庫環節
貨物被放置在帶有感應器的托盤上,人庫時通過在人庫口通道處的RFID讀取機,不需要拆包裝,即可將貨物相關信息自動輸人到倉庫管理系統。
4.庫存管理環節
倉儲管理系統按最佳的儲存方式,選擇空貨位,通過叉車上的射頻終端,通知叉車司機,并指引最佳途徑,抵達空貨位,掃描貨位編碼,以確定貨物被放置在確定的貨位。貨物就位后,再掃描貨物的電子標簽,倉儲管理系統即確認貨物已儲存在這一貨位,可供日后按定單發貨。
5.出庫管理環節
供應商將商品出庫信息提前發送到倉儲中心的倉儲管理系統,由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處理,生成預人庫信息。
6.堆場管理環節
定單到達倉庫后,倉儲管理系統按預定規則分組,區分先后,合理安排。例如:交由決運的,要下午2時前發貨;需由公路長途運輸的,要5時前發貨;有些貨物需特別護送等。倉儲管理系統按這些需要,確定安排如何最佳、及時地交付定單的貨物,并在系統內生成揀貨方案。